2007年4月10日,星期二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浙江法制报精彩推荐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死刑犯培养了450名技术骨干
省一监的这名犯人经多次减刑要出狱了
本报记者 蔡亮 通讯员 郑建国 金允民 金敬兴

  他是身背死刑的服刑人员,但他不甘沉沦于过去。他连续11次担任监狱技术教员,将450名服刑人员培养成技术骨干;他用9年时间通过自考取得了专科和本科学历,成绩多次在省市名列前矛;他连续12年被评为监狱和省级改造积极分子,多次获得减刑奖励。新生路上,他用自强不息为自己赢回了尊严。
  1993年,被判死缓的余华(化名)进省一监改造。漫长的刑期让他背负了沉重的压力,但在接受入监教育时,他在民警的疏导下平静下来。他意识到,事已至此,只有努力改造才能获得新生。凭着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表现,入监教育结束后,余华被分到了监狱育新学校教员组做技术教员。
  机械制图、热处理等高级技术科目,余华以前从未涉足。为了上好课,他一头扎进了书堆,还时不时旁听其他教员授课,准备了近半年之久。不过,第一节课,他就“演”砸了:仅凭课本上学到的那点知识,他根本就没法把一些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词语解说明白。看着学员们迷惑的样子和轻蔑的表情,他羞愧万分。
  这失败的第一堂课让余华清醒地认识到,自己缺乏实践操作经验。因此,他想到了去生产改造一线学习,并得到了监狱教育科的大力支持。监狱还由此开创了一项新做法:技术教员上岗前先到生产一线实践学习。
  很快,身兼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余华又回到了课堂。这时,他讲起课来深入浅出、得心应手,很受服刑人员欢迎,成了技术教员中的佼佼者,并当上了组长。他的积极改造也获得了回报:1995年,他死缓考验期满后,监狱根据他的改造表现为他呈报减刑,经省高院裁定,他的刑期被直接减为有期徒刑19年。
  看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,余华非常感动,决心利用自己的特长多做点有益的事情。他编写了“车工工艺”、“锻造工艺”、“钳工工艺”等多门技术教程,并连续担任了11期监狱技术脱产班的技术教员,先后培训了450名技术工。这些技术工里,有不少人出狱后获得了助理工程师职称。
  做老师的同时,余华做学生也做得让人刮目相看。1996年省一监设立高等教育自考点后,他立即报名,成了该监狱第一批自考生。从1996年到2001年,他用5年时间取得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专科文凭。2002年开始,他又用了4年时间通过了建筑工程专业的所有理论课程考试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在他通过的32门自考单科课程中,平均分达82.5分,有5门课成绩位列衢州考区第一名,两门课成绩为全省第二名。
  服刑14年来,凭借自身的努力,余华连续12年被评为监狱和省级改造积极分子,多次获得减刑。如今,他即将出狱新生。“作为一名服刑人员,只有自强不息、永不放弃,才能获得成功。不论在什么环境里,每一种努力总会留下烙印。”这是余华的信念。